一、考查目标
本大纲适用于湖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汉语理论基础科目笔试,由“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两部分组成。
“现代汉语”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现代汉语课程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以及研究方法,同时具备一定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语言实际问题的能力。
“语言学概论”要求考生了解语言学学科的特点,掌握语音、语法、语义及语用的一般结构规则,熟悉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具备一定的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考察语言现象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各占75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四)主要参考书目
1.《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上下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5;或《现代汉语》(第二版,上下册),黄伯荣、李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5。
2.《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娟修订,北京大学出版社,2025。
三、考查范围
现代汉语
(一)绪论(约5分)
现代汉语概念的含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及形成过程;现代汉语的特点及地位;现代汉语七大方言的分布概况。
(二)语音(约15分)
语音的性质,语音的基本单位;汉语拼音方案,国际音标;元音和辅音的发音原理;辅音与声母的关系,元音与韵母的关系,声母的发音描写,零声母概念,韵母的发音、分类与结构;普通话声调系统,古今调类的演变概况;普通话音节结构特点和拼写规则;普通话音位;普通话比较典型的语流音变规律。
(三)文字(约10分)
文字的性质;汉字的起源、特点、作用和形体演变;汉字的结构单位、笔顺和造字法;汉字整理和标准化;掌握规范汉字,纠正错别字。
(四)词汇(约15分)
词汇的定义,各级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类型;词义的性质、分类和构成;义项、义素及其分析;语义场,同义词辨析,反义词类型,同义词、反义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词义和语境的关系;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汉语熟语的特点、分类及运用;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规范化。
(五)语法(约20分)
语法的定义、性质、单位,句法成分;划分词类的依据和标准;现代汉语各类实词的特征和用法、各类虚词的特征及正确使用;短语的结构类和功能类;复杂短语与多义短语分析;句法成分,层次分析法和成分分析法;句型、句式、句类的分类依据,各类句子的结构特点及其使用条件;单句与复句的区别,复句的意义类型和结构类型;常见的句法错误及其检查方法和修改原则;标点符号的分类与用法。
(六)修辞(约10分)
修辞的含义;修辞和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用的联系与区别;辞格的分类以及各类辞格的定义、特点和表现作用;辞格的综合运用;语体的分类与风格特点。
语言学概论
(一)语言学学科的特点和语言的功能、性质(约10分)
(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地位和应用价值。
(2)语言的社会功能、思维功能和文化功能;语言符号的系统性及其表现。
(二)语言的结构(约40分)
(1)语音和音系的区别和联系;从声学和发音生理等自然性分析语音;音系中切分或归并音位的条件,音位的分类,音位的聚合;语音单位的组合。
(2)语法和语法单位;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变换的方法、变换的意义、变换的应用;语言的基本语法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
(3)词、词汇和词义;词义的性质和各种关系;词义在句义中的实现,语义结构、语义角色、语义范畴以及基本的语义逻辑关系;语篇中的话题/说明和焦点/预设两组关系及其表现形式,言内意外和言语行为。
(三)文字(10分)
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文字的基本性质与文字的产生;共时文字系统的特点及分类;文字的发展与传播;书面语。
(四)语言的发展(15分)
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语言分化的表现;语言接触导致的语言演变类型: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语言的替换和底层、通用书面语、民族/国家共同语进入方言、混合语等;语言系统演变的规律和机制:语音的演变、语法的演变、词汇和词义的演变。